角阀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角阀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【新闻】包头全力打造高精强现代农牧业砂生桦

发布时间:2020-10-18 23:47:06 阅读: 来源:角阀厂家

包头全力打造高精强现代农牧业

□记者张建芳

近年来,我市充分发挥以城带乡、以工补农的地区优势,不断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,全面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,探索一条“少而精、小而强”的都市型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。

◎科学决策定思路

地处祖国北疆的包头市,农牧业人口约50万,其中牧民2.3万,占总人口的18%。2014年,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1亿元,占gdp的2.8%,农村牧区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20元,继续位列各盟市首位。全市耕地面积约640万亩,水浇地面积270万亩。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70万亩左右。草场面积3019万亩。

由于气候条件、资源状况、地理位置、产业基础等因素,我市农牧业具有灌溉农业、旱作农业和农区畜牧业、草原畜牧业、都市休闲农业等多种类型。经过多年发展,逐步形成菜、薯、肉、乳四大主导产业,在占第一产业比达到70%以上。2014年,全市粮食总产量115万吨、蔬菜110万吨、牲畜存栏400万头、奶牛存栏17万头。菜、薯、肉、乳自给率分别达到54%、100%、30%和100%。

在成绩面前,包头农牧业始终没有停止探索、创新的步伐。因为他们知道:“没有进步就是倒退。”

2015年,在市委十一届七次全委(扩大)会议上,自治区党委常委、市委书记王中和指出:“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,打造‘高精强’现代农牧业。”包头农牧业,坚持发展,主动作为,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,一场轰轰烈烈的产业转型升级战役打响了。

——围绕“南菜北薯、乳肉并举”战略,集中建设九原、东河、土右、固阳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达茂优势畜牧业发展集聚区,提高农牧业比较效益;

——在远郊旗县积极发展集约节水高效农牧业,在城市近郊培育发展都市观光休闲农牧业,不断调整优化区域结构;

——深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,引导龙头企业紧扣市场需求搞好精深加工、市销品牌建设,提高农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,因地制宜推广多种利益联结模式,让农牧民在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。

2015年,包头市“两会”期间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包钢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明确指出:“包头不是农牧业大市,但要成为农牧业强市。”明确要求:“大力实施‘南菜北薯,乳肉并举’发展战略,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,争取九原区晋升国家级产业化示范园区。规划建设东河区蔬菜产业示范基地,培育国家、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0个。鼓励注册农畜产品商标,‘三品一标’产品新增60个。举办第二届中国(国际)牛羊肉产业大会和全区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。”

◎合理规划绘蓝图

发展永无止境,发展“高精强”现代农牧业,就是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
为此,包头从大视野、大格局入手,六个“一流”,全面布局全市农牧业。

构建一流的产业体系。以转方式、调结构、促升级为切入点,继续做大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和特色、休闲产业,着力打造国家马铃薯产业化示范基地、西北地区蔬菜集散地、自治区重要的优质肉羊基地、奶源基地、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特色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。

建设一流的园区。加快建设4个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、3个食品园区、蔬菜产业园区和30个产业基地。到2017年,当地70%以上农户进入园区和基地产业链。国家级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达到4个,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达到5个。食品园区全面建成,年加工能力达到160万吨,产品辐射西部市场,产值达到200亿元,解决就业3万人。

培育一流的龙头企业。立足绿色农畜产品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,围绕菜薯肉乳四大主导产业和特色、休闲产业,引进中粮、雨润等国家级、上市龙头企业,培育打造10-15个市场前景好、经济效益高、产业链条长、真正带动农牧民增收的龙头企业,形成基地建设和示范园区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。

创建一流的品牌。围绕品种、品质、品位,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形象,做实、做大、做强龙头企业自主品牌。加快提升小尾羊“羊老大”、“中国第一羊”,鹿王羊绒、骑士乳业、华鹿蔬菜、田丰种薯等品牌效应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集中打造具有国内较高知名度的10个以上名、优、特农畜产品知名品牌。

搭建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。坚持“大科技、大项目、大产业”理念。充分发挥中科院、中国农大、内蒙古农科院高端引领和科技创新载体作用,创建全国性、区域性农牧业科技示范窗口和展示平台。加快建设集科研、示范、推广、科普为一体的国家级产学研基地,全力构筑一流的现代农牧业人才和科研团队。

打造一流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。食品安全基础在农牧业生产,源头在农畜产品加工。要坚持标准化生产,继续开展基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,形成集生产、加工、销售、仓储、保鲜、物流、监测、追溯“一体化”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新格局。力争用3年时间,实现地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覆盖,保障人民群众吃上安全、放心的农畜产品。

“我们不是农牧业大市,但是要成为农牧业强市。”包头,正在从拼资源、拼投入的粗放经营,转型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、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来,在优化结构上开辟新途径,在转变方式上寻求新突破,在促进农牧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,走产出高效、产品安全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高精强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。

◎转型升级求发展

奋进的号角吹响,包头农牧业再踏新征程。

2月6日,副市长任福在市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:2015年农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——全面落实自治区“8337”发展思路和包头市“5421”定位,市委十一届七次全委会议、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精神,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,围绕“农牧业增效,农牧民增收,农牧区繁荣,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”总目标,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,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,创新农牧业经营体系,加快生态建设环境保护、加快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、加快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自给、加快粮油食品追溯体系建设,努力走产出高效、产品安全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,逐步实现我市农牧业强、农牧民富、农牧区美的奋斗目标。

沿着科学的发展思路,包头农牧业坚持绿色、健康、安全、环保发展理念,优化“三带、六区”产业布局,强化政策推动、市场带动、龙头拉动和项目驱动,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加快四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,促进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、数量型向质量型、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,加快发展“高、精、强”都市现代农牧业,着力打造“五个基地”,即国家马铃薯产业化示范基地,西北地区蔬菜集散地和自治区重要的优质肉羊基地、奶源基地、农畜产品加工基地,“一个屏障”,即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。

确定2015年全市农牧业发展目标:即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%以上,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%左右;粮食产量稳定在115万吨左右,牲畜存栏达到550万只以上;实施225个嘎查村十个全覆盖。

◎多措并举出效益

有思路、有目标,更要实施好。如何让科学的决策生根开花,最大限度地惠及全市50万农牧民,这是全市农牧人奋斗的目标。

近年来,我市充分发挥以城带乡、以工补农的地区优势,紧紧围绕“六抓”的工作部署,深入实施“南菜北薯、乳肉并举”战略,不断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,全面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,探索一条“少而精、小而强”的都市型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。目前,全市生鲜乳、肉羊和马铃薯三个全产业链已经形成,全市60%的农户进入产业链条,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的收入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50%以上。

——抓龙头、建基地。我市规模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149家。其中,国家级6家、自治区级30家、市级113家,上市龙头企业3家。小尾羊集团公司成为全区首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百万肉羊龙头企业,产值达到15亿元。基地建设上,以“菜篮子工程”建设为核心,依托万科、华鹿、明石等龙头企业,大力发展物流配送,建成高标准蔬菜基地20万亩,带动农户1.5万户,实现产值40亿元;依托田丰、九华两大马铃薯龙头企业,促进商品薯产、销、加、储一体化和种薯“北繁南种”,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100万亩,南繁合作规模达到300万亩,带动农户2万户,实现产值15亿元;依托小尾羊、草原百盈、蓝色牧野等肉羊龙头企业,组建百万肉羊联合体和打造草原、有机羊肉高端品牌等,带动全市500万只肉羊养殖、加工、销售产业体系,带动农户5万户,实现产值50亿元;依托伊利、蒙牛等大型龙头企业的同时,支持源升、骑士、曲迷等当地企业,奶牛养殖规模稳定在17万头,带动农户7000户,实现产值30亿元;依托三主粮、北辰饲料、草原立新等特色产业和畅兴、花舞人间等休闲农业龙头企业,辐射带动带动农户3000户,实现产值20亿元。

——抓组织、连农户。近年来,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等政策性文件,重点从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。2014年,全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181个。其中,国家级示范社达到9家。合作社成员达到4.7万人,其中农牧民成员4.2万人。同时,大力推广“龙头企业 合作组织 农牧户”等产业发展模式,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、合作社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的一体化格局,打造了小尾羊“引农入园”农区模式和“托牧放养”牧区模式、三主粮千亩种养单元家庭农场、明石合作社“统分结合”等一批利益联结紧密型模式典型。辐射带动本市及周边地区农牧户达40余万户。

——抓科技、建园区。与国内领先科研机构合作,设立中科院绿色农业包头中心、中国农大玉米工程技术院士工作站和内蒙古农科院包头分院。中科院和中国农大生物制剂、抗逆制剂、物联网等20项新技术、新成果率先在我市落地、推广。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发展,有力推进了我市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。土右、九原、固阳、达茂4个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已入驻企业80余家,园区产值占全市农牧业产值的45%。土右旗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,九原区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,达茂旗被评为全国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。同时,总投资45亿元,在土右旗、九原区和青山区建设集加工、仓储、配送、检验于一体的3个食品加工园区,现已入驻企业16家。年内,基础设施全部实现“八通一平”。东河区还规划建设了蔬菜产业园区。

——抓质量、创品牌。目前,全市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有9个、自治区著名商标37个、包头市知名商标59个。无公害农畜产品239个、绿色食品26个、有机食品4个,“三品一标”认证总量269个。小尾羊餐饮连锁店突破千家,蓝色牧野有机牛羊肉进入上海120家连锁超市,鹿王羊绒产品、三主粮燕麦米系列等品牌畅销国内外市场。鹿王、骑士等9家企业的12个产品获得内蒙古名优特产品称号。

——抓追溯、保安全。为保障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我市从土壤、水肥、种子、农药抓起,推行标准化生产,严把生产环节安全,从生产源头上保证安全;建立最严格的农畜产品安全监管制度,在自治区范围内率先建成由政府主导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,全市50个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企业已投入运营。今年,计划再新增质量安全追溯试点100个,实现全市规模以上涉农企业质量追溯全覆盖。

——抓宣传、拓市场。针对市内、市外两个市场的消费需求,通过上海菜管家、“聚焦三农”栏目、农牧业综合服务大厅等宣传展销平台,不断拓展我市绿色、优质农畜产品销售渠道。通过举办首届中国国际牛羊肉产业大会,订单合同及交易额达到10亿元。今年7月份,在我市举办第二届中国·包头国际牛羊肉产业大会暨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。全市现有农畜产品交易市场30个,形成以润恒、友谊、远大农产品交易市场为核心,以超市、农贸市场、直销店等为销售平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。目前,市内开设各类绿色农畜产品展示直销门店237家。32家企业近200个产品实现网上销售。西部地区最大的润恒农副产品物流园投入运营,实现了我市农畜产品与全国市场双向流通。

天津牛皮癣专科医院哪个治湿疹最好

上海做人流哪家医院好

北京做人流哪家好